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专栏

作品集锦刘利民散文集《我家就在校园住》散文选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4年11月22日 浏览:16 原创


3d9304508cca17a15fa0f374d6b82295.png

《我家就在校园住》序  李木生 


终于等来刘利民兄弟的散文集《我家就在校园住》的出版。不想以写序的心态落笔,只想以品茶的心情记叙。

不管环境怎样错综复杂,我们相遇在报纸的副刊,并一起创造了一个学习、编辑、创作的小气候。而对于文学的共同爱好,又让我们彼此的心纯净相通、热烈相吸,也就共同拥有了一段一生难忘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单位里面并不是所有人心气相投,不一而足。我们不管这些,七八个人,赤诚相待,除了努力地在这块园地上多做事情之外,还有了相互督促着读书与写作的习惯。每周总有那么几次,大家相互询问:读书了吗?读了什么书?有哪些心得?利民的散文,就与广泛地阅读有关,这使他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大与阔的眼界。我们好说一个人的起点,而精彩与持久的阅读,就让利民有了高的起点与不俗的艺术追求。如在大陆作家鲁迅、沈从文、孙犁、汪曾祺、王小波等人之外,他又涉猎了台湾作家龙应台、余光中以及海外作家王鼎钧、木心等人的作品。

常常会感到生命的卑微与无奈。虽然搅和在广泛的卑微与无奈之中,但是作为一颗热爱文学的灵敏的生命,也会在一种主流的旋涡中艰难地清醒,并因寻求独立而产生某种悲哀与忧伤。这样的时候,利民就会将这种对于生命的珍贵与生命意义的追寻形成于文字,并在文字中体现着生命的抗争、生命的热烈与生命的激荡。我们曾经在一个时期里,将编辑与创作结合起来,结合的办法便是“同题散文”的采访与写作,选择一个共同的题目,大家分头创作,而后聚集在一起朗诵与研讨。让我不能忘记的是一次“春夏秋冬”的抽签写作,我抽到了“夏”,利民是“冬”。他望着我,灿烂地笑,我一下子悟到了他喜欢“夏”,正好我更喜爱“冬”,也就一拍即合,交换了题目。那个《夏》,让他写得心潮澎湃,热情如火,一种生命的力量让人振奋不已。后来这组散文被《散文选刊》转载,利民的这篇《夏》尤其得到众多读者的热议。有时,我还会想:文学这方园地,是我们休养生息的精神家园,也因此而让这些文字有了真诚之中的温暖与纯粹。这方园地,可以是一个前沿,让我们精神的探索从这里出发;这方园地,也是一个避风港,让我们身处泥淖荆棘之中,仍可有一个少受污染、独立思想甚至是怡然自得的地方。

处在能让人的棱角磨成鹅卵石的环境中,利民的泪窝子仍然那样浅,易于感动,甚至有时会有一份天真。他也许会因此失去世俗中的一些利益,但他却正因此而成就了自己的文学。那个西北歌王的王洛宾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只有真正懂得悲哀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其实,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只有真正懂得悲哀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文学,尤其是散文”。这种懂得,当然是作家必须让自己心上的悲哀与时代和民族的悲哀相通相连起来,才能使笔下的文字有了人的味道。我就从利民的文字里,体味到了这种悲悯的情怀。那位辗转于病榻之上几乎成了植物人的教师,就曾让他牵挂与唏嘘,“我们相见了,我拉着你的手,我说着我的名字,我背着你写的诗。突然,你的手用劲儿了。突然,你的嘴想张开了,你的眼里流出了泪滴”——读这样的文字,谁能不感动?

利民曾经是一名教师,换为新闻岗位之时,更让他对教育有着更深的理解与更重的情谊。对于孔孟之乡校园的新风,每一缕都会牵动他的情思;对于校园中那些耕犁不已的园丁们,他更是不惜笔墨地浓墨重彩着。他也因此,让自己的文字在教育界获得了更多的知音与肯定。

如果找一个散文与其他文学门类相通之点,那必然是对于人性深刻的认识、刻画、再现与塑造。而利民的散文,就被人性的真实与美好笼罩着。

利民的散文当然也有我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散文中的新闻味儿有时重了些,比如散文的节奏与笔墨的节制等。

我曾经看到多少人干了一辈子新闻,红红火火,几十年下来,再一回头,竟是两手空空,甚至没有只言片语可以留存下来。有了这部散文集,利民就已经高超于时流,何况这才是一个开始,他清楚自己的来日会创造出更多更好、不赶时髦、属于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字。

我祝贺利民新书的出版,也祝福利民更深更远地开掘。


我家就在校园住


家住校园,一直是我的自豪。我觉得居住在这里,似乎能感受更多更浓的青春气息、自然气息、人文气息、现代气息与未来气息。

这是可以想见的——这几乎是人人都曾经历而熟悉的,有谁没有过学生时代啊?有谁没有呼吸过学校独特而醇香的气息啊?今天的我们一冲而起,享受着事业的成功、爱情的甜蜜、家庭的幸福、生活的美好,学校正是我们起飞的平台,老师正是那只放飞的巨手呢!

校园里永远朝气蓬勃。高中阶段的三年,适值人生花季,哪个孩子不活蹦乱跳的,哪个孩子不笑逐颜开的,哪个孩子不莺歌燕舞的,哪个孩子不青春洋溢的?

校园里永远香气馥郁,这美妙的味道,固然由于来自校园那一片花池与绿地,但更来自教学楼上飘荡的书香与墨香,以及各种门类的知识的气息,因而使得这股香气不仅更新鲜更浓郁,也更悠长更久远;让学子们在神清气爽的同时,也变得灵魂茁壮、精神富有。

校园里永远正气氤氲,当社会上悲剧、喜剧、幽默剧、荒诞剧等各色剧目轮番登场时,学校里似乎永远上演着人间正剧,坚守着当今时代这最后一块净土,佑护着这片美丽的精神领地。

校园里永远人气旺盛,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年一度是新生。像我的居住地济宁一中这样的百年老校,哪年没有一千多名优秀学子迈进校门呢?学校就成了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这里永远有故事,教育永远是热点。

居住在这里,年龄可以慢慢变老,但心永远年轻着。青春的校园,以其特有的灿烂,照拂着你心灵的土地,让它不断地生长着一种叫着“感动”的植物,去采撷一束阳光一缕月影,去掬捧一滴朝露一片雪花,让你以敏感之心去感动你的感动。感动着,也就年轻着。敏感,就是开启感动之门的按钮。

早上见面时的一句“Good morning!”晨读时的琅琅书音,音乐课上的美妙歌声,操场上的嘹亮号子,在我听来都如仙乐,乃是与喧嚣市声大异其趣的天籁。我喜欢在校园漫步,特别是夜晚。当教学楼明亮的灯火,如银色的精灵,扇动着美丽的翅羽,翩然于夜空、翔集于地面时,我正在校园的塑胶操场上,与这群可爱的小精灵欢聚。我慢慢地踱步,静静地观望,默默地遐想。这感觉非常爽!我的一些格调昂扬的诗和一些自鸣得意的作品,大都来自这静谧而热烈的氛围,来自这幽远而丰美的遐想。

住在校园,耳濡目染的不仅是老师的忘我,并且还有教育教学的神圣,然而更多的则是我专门从事采访的教育记者,对于教育的昨天的怀思、明天的冥想。类似于我看教育、教育看我——是我与教育的一些对视和对晤。也许,这种“视”与“晤”看上去尚显短浅,但于我却是独特而富有意义——它使我更加地尊敬和热爱教师,更加理解和关注校长,更加支持与讴歌教育。

在这场对晤中,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些古往今来的先贤与圣哲,也许,正是他们的引领,才让我真正地走近了教育。

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鲁迅、陶行知……这些让人高山仰止的名字!在这些先行者的眼里,天下悠悠万事,真的是教育唯大啊!就说那位朱老夫子吧,竟能于八百年前,不远千里从福建赶赴湖南,来到当时全国颇负盛名的学校——长沙岳麓书院,正儿八经地当起了一个老师。他没有什么职称,也无暇与人争“优师”“特级”等荣誉,但他的课却异常精彩,以至开讲之时,“生徒云集,坐不能容”。爱教育,爱到宠辱不惊,爱到生死无悔,这份爱大约是真爱了。老夫子为了教育,职务被贬了,著作被禁了,追随他的学生被杀了。但朱熹迁到贬所,却仍在讲学。有人好心劝他,小人正偷窥着,朝廷也正虎视眈眈,您可要小心呢。他一笑置之。教育与学校都奄奄一息行将死亡了,他怕什么呢!既然不为名不为利不为权不为私,也就不怕毁不怕谤不怕禁不怕死了。“孔、孟、朱、王、鲁、陶”等诸夫子的情怀,都是一代真正的教育家的伟大情怀。

是的,教育的今天,正沐浴在一片温暖而明媚的阳光里。孔子的悲怆、朱熹的悲哀、鲁迅的悲愤,早已化作了时代的乐音与欢歌。在先行者们用心血滋养、用汗水浇灌的土地上,当代老师们正喜摘着生命与劳动换来的累累硕果,正沉浸在让人欢欣鼓舞的馥郁果香里。

这是桃李特有的芬芳,具有巨大而迷人的力量。它早已漫过教育的篱笆,飘向周围的世界。桃李一旦成熟,受益的不仅是园丁与果农。完全可以这样讲,当代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包括当代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无一不飘溢着教育的馨香。而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辛勤的劳动里、在坚贞的守望里,得到了什么呢?——老师被誉为园丁,但他并不就是园丁。园丁对自己的劳动产品是可以享用的,比如,果可以吃、花可以赏、木可以用,即便枝叶也都各有用处;直接享用不尽则又可以换来钱物。而教师则无此“实惠”,他们的产品是精神产品,所谓的禾苗、树木,所谓的花朵飘香、桃李满园,都是现实映现在高洁心灵上的倩影,是生活的幻化与诗化,当不得“真”的。他们呕心沥血哺育出的产品——学生,则更非私有。他们将一块璞玉甚至只是丑石,用心暖热,倾情呵护,数年雕琢,终成美玉与大器,最后却要无偿奉献出来。想到这点,作为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普通人,在情理上该是多么悲哀!但老师就是老师,不是普通之人,在校园,通常的情理被他们诠释出崭新的意境,于是狭隘变成了宏阔,平凡化作了崇高。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孔、孟、朱、王”们的后代,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的伯乐,是“胜日寻芳”并描绘出“万紫千红”的春风,是“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的孺子牛。因而,对于个人利益从不计较,即使失去这些利益也从无悲哀,甚至竟没有丝毫悲壮,有的只是给予的愉悦,奉献的伟大!

——这就是我们的当代老师。

然而,对于为了人类美好未来而忘记自我之人,社会却不应忘了他们。纵然再强壮的身躯,也需要力的支撑;纵然再坚贞的灵魂,也需要爱的浇灌。一个文明的社会,尤需对于高举文明圣火者,无条件地提供强大的支持,否则人类的生存空间将有堕入无边黯淡的危险。这不是危言耸听,这种现象几乎充斥了整个旧中国的史籍。所幸,人们意识了这点。但意识并不代表存在,更决定不了存在。强有力的支持虽萌生于意识,但最终却需体现于存在,落实于行动。教育与老师不需更多的溢美和誉辞,而是需要为支持而付出的切实的行动。

那就赶紧行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看上去也许不如路边的一个形象工程那么炫人眼目——就像目前有些地方盲目轰隆起来的工业示范园、农业示范园之类——这只是鼠目寸光者的逻辑。目光远大者则更能清晰地看到教育的伟大力量,它是一种绵延之力、一种坚韧之劲,这种力量一旦显现,将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美国是,英国是,新加坡是,日本是,德国是……简直不胜枚举。

因此,必须让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教育、将双是走向校园;让更多的人走近教育、走进校园;也让更多的人心系教育、情牵校园,而不仅在教师节。

说到这里,你可能明白了我的文章标题的含义。它的本义与要义,不在于你家住不住校园——这个意义不大。身在曹营心在汉、心猿意马,甚至口是心非,这样的人并不罕见。家住校园,所昭示的只是一种意蕴和象征。我真正要说的是,无论我们居住何处,心都应在教育这方沃土上栖息——心的位置不就是家的位置?

无论对于每一个走出校园的学生,还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教育应该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0
0
0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